如何诊断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或躁狂症?
2020-12-18 14:48:53南京神康心理医院
如何诊断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或躁狂症?有时候病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病了,这就是缺乏对于一些疾病的基本认识导致的,具体准确的判断过程,就把这个问题交给医院或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了。但是我们自己其实最好的还是要提前了解一下的,如果诊断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下面看一下。
1、如何诊断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或躁狂症?
既然有时候病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病了,那么医生是怎么知道的呢?一些机智的心理学的小伙伴们(包括初学时的我),往往会回答“看诊断标准”、“用量表”。
有没有病百度一下填个量表,再自行核对一下诊断标准,直接搞定。还能再百度一下药怎么开直接自愈了,省了那么多看病的钱和时间真棒!自从有了互联网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生病了!
很多来访者或者精神病院就诊的病人及家属也正是这么做的,然而详细一问过程和判断方法却让人啼笑皆非。事实上诊断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既要横向全面考虑病人的症状,各种言语和非言语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鉴别,还要纵向考虑病史变化甚至未来。不仅要搜集病人及家属意识层面的信息,还要与潜意识斗智斗勇。其中的访谈技术、信息搜集和判断、治疗方法等都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知识学习和技术磨练的过程,才能准确的诊断疾病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别看精神检查只有短短的30分钟,似乎只是说了几句话,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所以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很好的回答,首先是自身能力有限学艺不精,其次即使我真有能力诊断了也没有办法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内全面的写出来。但诊断标准和量表确实是一个快速便捷的参考方式,如果通过这种方式判断出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建议要去医院或心理咨询中心及时进行进一步诊断。如果周围人发现有人在精神上似乎很不对劲,也建议及时请教专业人士进行判断。至于具体准确的判断过程,就把这个问题交给医院或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了。
2、如何及时察觉一个人可能得了抑郁症或躁狂症?
既然诊断这么难,而且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病了,那我们如何察觉自己或者他人可能有抑郁症或躁狂症呢?
首先回归我们传统的思路,了解抑郁症和躁狂症的核心症状肯定对我们察觉疾病是有帮助的。例如根据DSM诊断标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就是心境抑郁、丧失兴趣或乐趣,躁狂症的核心症状是心境高涨、夸大或易激惹。这也正与这两个疾病属于“情感障碍”的分类相一致,核心问题就是情感问题。情感问题不是没有情感,而是情感过于丰富,这也与精神分裂症的“情感淡漠”有显著的不同。
在精神病院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鉴别抑郁症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丧失兴趣或乐趣”,很多人把这一点误解成是否参加感兴趣的活动,但真正含义是能否从原本感兴趣的事情中获得乐趣。有的抑郁症患者反而为了改善自己的抑郁情绪而主动参加感兴趣的事情,但依然无法获得乐趣。不过从总体上来看,抑郁症患者参加原本有兴趣的事情的频率会降低,即使去参加也难以长期坚持。
而抑郁症病人不一定都是蔫蔫的无精打采的,有的人可能表现出焦虑的样子,不断的倾诉,有的人甚至能面带微笑的面具,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能鉴别。
至于躁狂症,现在的临床表现上最明显的一点是“活动增多”,他们情绪不一定是兴高采烈的,但活动却很多,做了一大堆的事情却虎头蛇尾不着边际。
3、是不是表现过于易激惹的人可能得了躁狂?
说到易激惹,很多人会联想到躁狂症,认为抑郁症应该是蔫蔫的怎么会易激惹呢?但其实抑郁症的患者也会易激惹。不过这两种易激惹的原因是不同的,抑郁的易激惹就像一只小狗碰到了人会叫,觉得人比他强大和可怕,害怕人会伤害他,而躁狂的易激惹就像一只老虎碰到了人会叫,但是觉得自己很厉害你最好悠着点。
4、如何区别抑郁和焦虑?
前面提到很多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焦虑,那么又如何判断自己是抑郁了还是焦虑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焦虑症属于神经症,抑郁症属于精神病,神经症是比精神病是更轻的,所以焦虑障碍比抑郁障碍更轻。
但是在现实中这两种情况是难以截然划分的,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经常共病,在正常人中焦虑与抑郁也经常共存。在医院里如果同时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那么会先判断是否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如果同时符合了抑郁的诊断,就诊断为抑郁,如果不符合抑郁的诊断,则诊断为焦虑。
这与疾病诊断的“就重原则"有关,即如果同时符合两种疾病的诊断则判断为重的一种,这也是为了病人的安全考虑,严谨的治疗总比耽误了治疗时机要强。
此外,目前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大多还停留在现象学的统计阶段,而不是以病因病理为主。关于精神疾病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以完善诊断。
5、什么时候我们会把没有抑郁的人当成抑郁,而把有抑郁的人以为没有抑郁?
这两种情况在日常生活甚至心理咨询中都可能发生,需要我们进行识别。
以下情况容易把有抑郁症的人当成情绪正常的人: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隐匿型抑郁症、强颜欢笑的微笑型抑郁症、自知力缺乏的重性抑郁症,都可能难以及时发现或低估了自杀风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警惕的,警惕的小技巧就是从观察“丧失兴趣或乐趣”开始。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很多人以为抑郁症患者要持续不断的情绪很低落,但抑郁症患者也可能有情绪正常的时候,只是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已被抑郁情绪所占据。
虽然我们有时候会“误放过”一些抑郁症患者,但有时也可能把一些不是抑郁症的人当成抑郁症。比如有的人心情不好一段时间或者遭受重大挫折而情绪低落会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这种可能性是确实存在的,但我们可能会把生活中正常的哀伤误当成抑郁症,毕竟哀伤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果不会哀伤反而是精神出问题了(要出家的当我没说)。但如果应激产生的哀伤远远超过了正常反应,达到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也属于反应性抑郁症。即使是遇到重要的亲人丧失这种重大应激事件,如果出现了精神运动性迟滞、病态的沉湎于生活无价值、精神病性症状、自杀意念,也属于抑郁症,需要及时治疗。
此外也有一些药物和躯体疾病会引发类似抑郁症的反应,例如经常用于降压的药物“利血平”和一些脑器质性病变。因此在判断抑郁症时也要询问近期服用的药物,检查排除一些生理问题。
6、哪些人容易患抑郁症?
情感丰富,经常哭哭啼啼的抑郁型人格的人;身体有严重的难以治疗的 疾病的患者及照顾患者的家属;工作压力大的人;经济条件较差且生活压力大的人等。同时还要注意家族史,如果家里曾有人确诊抑郁症,或者有人曾经因为抑郁而自杀,这都意味着患上抑郁症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
7、哪些人更容易患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则更多的与生物因素有关,同样需要关注家族史。此外有过抑郁发作的人也有更高的可能得过躁狂,因为人是难以一直长期处于躁狂状态的,往往有高就会有低,如果一个人一直精力过旺可想而知应该也活不长了。虽然人无法长期处于躁狂状态,却可以一直处于抑郁状态而不躁狂,即抑郁症。
双相障碍的患者却容易以抑郁症的身份被送进医院,因为在许多人眼中躁狂是“好事”,不是病,不痛苦,而抑郁症是痛苦的想要得到治疗的。
8、得躁狂症是不是好事?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好想得躁狂”,我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收放自如的轻躁狂”。轻躁狂能使人工作效率提高、进入美妙的体验,但遗憾的是轻躁狂不是你的召唤兽,想得就能得,想不得就能不得的。如果出现了真正的轻躁狂往往会难以控制的转化为较严重的躁狂,那时候滋味可就不一定美妙了。可能会做很多的“蠢事”或“危险的事”,比如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惹了笑话或惹祸上身,也可能冲动散尽家财买了一堆东西,大多数躁狂症患者症状缓解后往往会追悔莫及。据说有的医生还能收到躁狂症患者送来的很多钱和欠条(说得我都想去当医生了,咳咳,不过这钱是不能要的)。而且躁狂后也常容易转为抑郁,反而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体验到痛苦。所以那些渴望得躁狂症的朋友醒醒吧,咱们还是安静的做一个正常人好了。
9、关于抑郁症自杀的几个误区
与其他精神疾病相比,抑郁症导致自杀的可能性确实较大,有的人是以死为乐,不遗余力的尝试自杀,有的人本来好好的却突然冲动自杀,有的人则计划周密令人防不胜防。这些自杀都医生使医生要谨慎小心的评估自杀风险,并且严加防范。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病人的抑郁症好转了,自杀的可能性就会下降,然而有时候抑郁症好转时自杀率更高,有的是因为重性抑郁时由于丧失自知力,反而主观感受没有那么痛苦而没有实施自杀,或者因为抑郁症损害了大脑功能没有能力自杀,等到病情好转了终于明白了自己是想自杀的,知道该怎么自杀了。有的是因为外界由于他的病情好转放松了监管,终于找到机会自杀。
有的抑郁症还会出现扩大性自杀,即为了“拯救”亲人脱离苦海而杀害亲人后再自杀。但这种扩大性自杀不会波及其它无辜的人。
如何诊断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或躁狂症?关于这些精神心理问题其实我们还是需要及时的了解常识的,了解这些常识之后及时的去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